2015-09-16 瀏覽:3294
對這些專利數據的分析,可以揭示我國LED球泡燈技術目前的專利現狀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為相關企業和個人進行技術研發和專利申請提供參考。
本文以中國專利文摘數據庫(CNABS)中公開的專利文獻為基礎,對2014年以前(包括2014年)公開的涉及LED球泡燈的專利進行了統計,該統計重點關注LED球泡燈的結構以及零部件,通過合理運用IPC分類號、關鍵詞等檢索手段,對涉及LED球泡燈技術的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首先進行查全,然后降噪,最終獲得了一個相對精確的統計樣本,在此基礎上,對最終確定的專利文獻進行深入分析。
1.1 歷年專利申請情況
專利申請量的歷年分布情況如圖1所示,申請量在2007—2013年間逐年大幅增長,其原因有以下幾條:
①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逐步提高。
②我國政府對綠色照明行業實行了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如2006年建設部頒布的《“十一五”城市綠色照明工程規劃綱要》,2007年多部委聯合出臺的《高效照明產品推廣財政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2011年頒布的《“十一五”城市綠色照明規劃綱要》等。
從圖1可以看出,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量遠大于發明專利,主要原因是LED球泡燈技術門檻相對較低,產品更新換代周期較短,同時發明專利審查周期比實用新型專利長,因此申請人選擇申請實用新型專利較多,且申請人為了使其技術獲得臨時保護,往往在申請發明專利的同時也申請實用新型。
主要的申請人信息見表1,申請人主要為國內申請人,由此可見,我國政府對發展綠色照明進行的產業支持、以及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我國的申請人分布比較分散,且個人申請較多,這是因為LED球泡燈技術壁壘較低,各地區/企業在產業上發展比較均衡。
申請量最多的是立達信綠色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資料顯示其創建于2000年,總部位于廈門,專注于電子節能燈、LED燈、LED燈具、智能照明系統等綠色照明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擁有廈門、漳州、四川三大產業基地、十家控股子公司,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骨干企業、福建省龍頭企業、被商務部認定為民營外貿500強企業、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評為中國輕工業盈利能力及價值能力百強企業。
表2示出了涉及的IPC分類號,目前涉及LED球泡燈的技術主要聚焦在:整燈結構(F21S2/00)、散熱技術(F21S29/00)、固定組裝(F21V19/00,F21V17/00)、電路元件的布置(F21V23/00)和配光分布(F21V3/00、F21V7/00、F21V5/00)方面。這是因為:
①LED球泡作為常規的照明燈具,比較注重燈具的整體性能。
②LED芯片對溫度要求較高,過高的溫度會對LED的性能產生較大影響。
③LED球泡燈作為常規的照明燈具,尤其是家用照明,快捷方便的安裝、拆卸、組裝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用戶在維修、更換時的便利性。
④LED光源發光角度較小,為了將其應用到各種不同的照明環境中,需要對其配光特性進行調整。
1.2 LED球泡燈領域發明專利申請狀況
涉及LED球泡燈技術的實用新型專利主要是國內申請,國外申請數量極少,且發明專利經過國家專利局的實質審查。
因此,針對發明專利進行分析更容易看出目前的技術發展現狀。發明專利申請主要來源國家/地區如圖2所示。
我國企業和個人在LED泡燈技術領域占主導地位,發明專利申請量占到總量的78%,其次為中國臺灣、日本和美國。
但經統計大陸申請人、臺灣省申請人和國外申請人的發明授權率均較低,低于中國發明專利的整體授權率。
經分析,其原因主要為目前涉及LED球泡燈技術的創新主要在燈具的結構上,且球泡燈整體結構簡單,想要做出高技術含量的創新比較困難。
通過對部分專利文獻的技術內容進行對比,發現該領域專利多為現有技術的組合,且大多為涉及機械結構的組合發明,技術效果預見性較強,根據目前的專利法對發明專利創造性的規定,發明專利授權率相應較低也屬情理之中。
針對授權率低的問題,筆者建議相關企業和個人在進行專利申請時,一方面應重視申請前的現有技術檢索工作,避免相同技術內容的重復申請和較低質量的專利申請;另一方面應善于利用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在評價標準上的差別,進行有針對性的申請,從而更加有效地對技術創新進行保護。
綜上所述,近年來我國在LED球泡燈技術上有了較大的發展,在專利申請數量上占據絕對優勢,但專利申請主要以實用新型專利為主且發明專利授權率不高,技術創新性較低。
因此,我國企業應當在專利申請時根據技術本身的特點選用適當的專利類型進行保護,并進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力爭擁有一批核心技術專利,進一步增強我國在LED球泡燈領域的主導地位。